“对于医疗废物的关注,最初的线索来自我们办理的一起耕地保护案件。”近日,记者从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利用大数据手段,推动辖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再进一步。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违法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将会产生污染环境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双重风险。
2024年1月,顺义区检察院在一次耕地保护案件的现场踏勘中,发现在耕地旁的杂草丛中弃置了一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出现在非常规场所,原因出在哪个环节?该院检察官王凤立即着手开展初步调查。
经过摸排,辖区内多家小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的弊病逐个展现:有的医疗机构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放,有的医疗机构未保存医疗废物移交记录,部分医疗废物“超长待机”远超贮存时限……根据初步调查情况,该院经研究决定于2024年1月25日进行公益诉讼立案。
经了解,顺义区医废处置执行“小箱进大箱”规定——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小诊所等小微医疗机构属于“小箱”级别,需将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转运至作为集中贮存点的定级医疗机构,即“大箱”,由后者统一交由有收运处置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企业进行处理。实践中,由于小微医疗机构数量众多且分散,监管部门仅统计“小箱”所属的“大箱”信息,不掌握“小箱”产生医疗废物的具体情况,导致小微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处置医疗废物的行为有隙可乘。
如何让小微医疗机构医废处置更加阳光、规范,监管也更加精准有力呢?王凤想到了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来“破题”。为此,检察机关建用了“医疗机构违法处置医疗废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经过梳理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理的各个环节,比对小微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产废端”与“运废端”数据,挖掘出医疗机构实施了产生医疗废物的诊疗活动但未及时转运医疗废物的“产废而未送废”违法行为线索。
“模型推送的线索显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静脉输注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抗生素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可长期蓄积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环境污染风险隐蔽且治理难度大,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王凤说。
4月,顺义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查处相关医疗机构未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的行为,进一步准确掌握辖区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加强对未定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的指导工作,及时消除医疗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等隐患。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运用模型思路对顺义区各类小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开展全面查处。
“最初发现的医疗废物隐藏在田边杂草里,罕有人至,若不是开展耕地保护专项活动,很难被发现。如果不建立法律监督模型激活‘产废端’与‘运废端’的数据,我们也很难系统发现医疗废物新污染物线索。”王凤告诉记者。
据行政机关向检察院反馈,截至今年8月,行政机关累计收集全区484家未定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交接记录,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医疗机构370家,行政处罚43家,给予不良执业行为积分105家,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在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开展医疗废物数据填报补报,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医疗废物监管体系。(通讯员 简洁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