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由检察日报社、贵州省检察院、贵州省民政厅联合指导,正义网络传媒、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益童普法小课堂”公益活动已顺利走过十站。来自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等地检察机关的未检检察官们,走进儿童公益项目“益童乐园”,为近300名山区儿童送去了“定制版”预防性侵、拒绝校园欺凌、杜绝家庭暴力、守护暑期安全等主题法治课。
如今,秋风送爽,暑期的尾声悄然而至,法治种子已悄悄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益童普法小课堂”活动中检察官们的分享,给贵州“益童乐园”的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运用法治手段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具体方法也很快被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
据“益童乐园”毕节金海湖站点工作人员介绍,在“益童普法小课堂”结束后不久,站点一个小朋友抢夺其他人的玩具,有孩子联想到检察官在“防范校园霸凌”课中提到的知识,就站出来明确指出和制止了这名小朋友的不当行为。
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细
“平安比成功更重要。”贵阳市花溪区检察院检察官冉艺乐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讲授的“预防性侵,快乐童年”主题法治课的结束语,展示在课件最后一页,作为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工作内容的提醒。
如何才能守护孩子们平安成长?记者注意到,在不同主题的法治课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都是检察官们提到的“高频词”。
“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或者举报。”检察官们强调,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在及时发现、制止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7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了一批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发生在贵州省威宁县的“李某某强奸案”。在这起案件中,宾馆老板的及时报告,阻止了犯罪分子对12岁女生的二次伤害。
2022年10月19日晚,李某某以送12岁女孩赵某某回家为由将其骗上车,强行与赵某某发生性关系。次日凌晨1点左右,李某某又将赵某某带至某宾馆,欲再次对其实施性侵害。
“我看她神色不太对劲,对旁边的男人很害怕,再加上两人年龄差距大,身份关系可疑,我就赶紧报警了。”宾馆老板樊某某在询问核对信息时发现异常,于是将赵某某带进宾馆前台进行保护并报警。
2023年2月10日,威宁县检察院对李某某以涉嫌强奸罪提起公诉。同年4月10日,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
“贵州省检察院已推动贵州省委将强制报告制度纳入‘全面构筑未成年人社会综合保护防线’内容,作为对各市州及成员单位平安贵州建设目标考核内容。”据贵州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王东丽介绍,贵州省检察院还主动向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推动将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纳入省人大常委会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执法检查内容。
为提升强制报告制度执行刚性,贵州省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每案必查、反向倒查,厘清每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是否履行了强制报告义务,是否存在应报未报、漏报等问题。2023年,贵州检察机关共受理强制报告案件293件,开展反向倒查1783件,制发检察建议52份,督促主管部门对不履行强制报告、入职查询义务的20余人进行追责问责。
此外,贵州检察机关还注重向前端防范延伸,以“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协同推进强制报告与入职查询,持续推动教育、公安部门对教职员工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入职查询及背景筛查。2022年以来,该省对教职员工开展入职查询及背景筛查280万余人次,排查出有违法犯罪前科劣迹人员1280人,分别作出不予录用、解聘或开除处理。
推动做好罪错未成年人专门教育矫治
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让罪错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尤其离不开教育引导与耐心陪伴。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未成年人专门教育育新工程的意见》,在全省部署实施未成年人矫治专门教育工作,启动专门学校建设。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作出规定。2020年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明确提出,“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
“罪错未成年人往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遇到多种问题,专门学校作为专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场所,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引导他们走上正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的再犯罪率。”王东丽告诉记者,目前,贵州省已建成专门学校32所,2000余名未成年人在专门学校接受矫治。
依托专门学校,贵州检察机关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扩大专门教育覆盖面,率先将检察环节不捕、不诉及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纳入专门学校教育对象,为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不大但又缺乏有效教育约束条件的未成年人管护提供了新途径。
2023年10月,年满16周岁的小李因盗窃电动车涉罪。织金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通过调查发现,小李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为补贴家用每日早出晚归,疏于对孩子关心,父子间日常矛盾突出,小李也连续多日在外流浪。
承办检察官结合案件事实与小李的成长经历、致罪因素等进行分析,认为对其附条件不起诉更符合“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考虑到小李有数次偷盗经历,2023年11月29日,织金县检察院依程序将其送入专门学校织金县第十二中学进行矫治。
矫治期间,检察机关每月到学校对小李进行精准帮教,联合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进校对其开展心理干预,引导其正视犯罪问题,并对其父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亲子关系逐渐修复。
在检校多方帮助下,小李渐渐打开心扉,在检察官与学校连线进行普法直播的时候主动提问,在学校模拟法庭活动中主动扮演角色,还在检察院与学校合作拍摄普法宣传片时应邀参演。
2024年7月5日,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织金县检察院依法对小李作出不起诉决定。
“‘训诫+督促监护+家庭教育指导+观护矫正’的未成年人帮教模式,有利于打破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壁垒,解决矫治教育后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后顾之忧。”织金县检察院检察官龚治国表示。
龚治国的另一个身份,是织金县“守未联盟”工作室负责人。该工作室在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也为当地专门学校管理和教学提供全面支持。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工作室,在毕节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一共有九个,组成了毕节市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犯罪预防、分级干预、保护救助等工作的“守未联盟”未成年人保护矩阵。
为将法律监督职能与专门学校教育职能融合发力,毕节市检察机关对进入检察环节的罪错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家庭监护基础较好的,通过督促家庭监护、定期访谈、训诫开导、完成一定“守未联盟”课时学习的模式进行帮教。对缺乏帮教基础、需要专业矫治的罪错未成年人制定“一人一档”帮教方案,送入专门学校观护矫治,并组成“检察官+专门学校指导员+N(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爱心人士)”的帮教小组进行跟进。
2024年3月14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从陈某的家中带走了因情绪失控而打砸、试图持刀伤人的未满16周岁的陈某儿子小木。
在案件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环节,为进一步找准案发原因,承办检察官走访了多位村民以及小木亲属,对小木的家庭成长经历进行了解核实。
经调查得知,小木生父信息不详,母亲陈某抚养小木至三岁后与现任丈夫结婚,将小木交给他的外公外婆抚养,此后未尽抚养义务,故此小木对陈某心有怨恨。案发当日,小木持刀砍向陈某时被阻止,在外公赶到现场劝解后,小木冷静下来,未再实施伤人、打砸行为。
了解到小木此前日常无极端表现、无违法犯罪情况,七星关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不公开听证会,对小木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将他送至专门学校毕节十六中学习。同时,该院向小木的监护人送达了督促监护令,教育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考察期内,检察机关聘请专业司法社工对小木进行跟踪帮教,持续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小木放下包袱,打开心结。小木在观护基地期间积极接受矫治和帮教,主动参加亲子公益活动,法治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
“我想学习厨艺,今后成为一名厨师。”最近,小木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更积极、清晰的规划,得到了家人、检察官、指定辩护人等多方的支持。
以数字赋能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打破壁垒,拓展线索渠道,落实未成年人风险防范,都离不开数字检察的赋能。
据王东丽介绍,在贵州省检察院统筹指导下,当地检察机关从未成年人特别程序、特殊制度落实、学校保护措施落实等7个方面梳理32个涉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监督事项,以数字思维逐一拆分涉及的各项要素,逐一分析研判检察履职数字化可行性。
按照“一地突破,全域共享”原则,贵州省检察院对全省各地研发的40余个法律监督模型,区分不同监督领域,选推重点培育模型21个。目前,黔南州检察院未成年人行政处罚不当类案法律监督模型、遵义市检察院强制报告监督模型、黔东南州残疾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律监督模型、铜仁市检察院专门教育矫治法律监督模型等已上线运行。
2022年12月,犯罪嫌疑人张某与12岁的玲玲通过聊天软件认识后,以男女朋友关系交往。其间,张某多次与玲玲发生性关系致其怀孕。经遵义市红花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六年。在办案过程中,红花岗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发现,2023年3月,玲玲曾到某私人医院做人流手术,而该私人医院医生并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
“我们通过监督模型,对辖区医疗机构近年来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有些私人医院为追求营利,接诊受侵害未成年人后‘应报告未报告’‘假病人、假病情’等诊疗乱象突出。”红花岗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杨霞告诉记者——为推动对此类案件的全面筛查,该院设计研发了大数据模型,并选择以流产专用药物(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使用和异常诊疗记录作为突破口。
“我们从卫生健康局统一集中获取医疗机构涉未成年人诊疗数据后,首先制定异常诊疗规则,捕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呈现的疑点,以年龄、科室、诊断结果等为分析要素,以妇产专用药物,妊娠、流产等妇产诊疗关键词为检索关键词。然后再根据强制报告制度、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开展检察监督。”杨霞介绍,2023年6月,该模型正式上线运行,对未成年人疑似遭受性侵害排查出可疑数据80余条,已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贵州检察机关自主顺应数字化浪潮,通过监督模型、规则算法探索符合贵州未成年人保护实际的本地实践,已在涉未成年人重点领域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危险驾驶案时,我们发现相关部门存在监管漏洞,未对犯罪嫌疑人钟某撤销从业资格证,为非法从业人员提供了滋生犯罪的温床。”冉艺乐告诉记者,为此,贵阳市花溪区检察院设计了出租车驾驶员准入资格动态监管模型,拟利用大数据筛选出不符合从业管理规定的驾驶人员,立足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主管部门履职,以法治手段保障未成年人的出行安全。“该模型运行逻辑简单,操作方便,已在贵州省数据建模平台完成建模部署,其他区县院可直接利用复制。”
针对综合保护数据分散问题,六枝特区检察院应用“遇检未来”法律监督模型,联动28家职能部门,同步共享全区人口户籍、案事件纠纷、组织等信息3万余条,碰撞、筛选出监督线索36条,推动职能部门整改幼儿园相关问题21个;针对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违规设置、违规接纳问题,黔东南、黔西南等地检察机关紧盯电竞酒店、网约民宿等新业态场所,系统归集涉案场所信息、人员信息、执法信息等,开展全覆盖、动态化监督,推动141家市场主体规范经营……
通过发挥数字优势,毕节市检察机关打造“守未联盟”云体系,打造PC端、App端、微信小程序三个端口,实现了云上基地、强制报告、云课堂等功能,打破法治教育地域限制,提供优质法治教育,并将其引入专门学校。在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可以线上学习法治教育课程。
目前,“守未联盟”云体系注册用户已超过120万人,线上法治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者11万余人次,收录法治教育课程300余个,组织云课堂20余次,覆盖200余万人。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已将“守未联盟”云平台纳入重点工作事项,面向全省推广使用。
“数字未检建设是数字检察战略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和具体体现,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一体化的必要路径。”王东丽说,“希望可以通过检察履职竖起一面坚实的盾牌,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让他们平安地探索世界。”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杨景茹谢思琪窦彦峰)